哥伦比亚总统坐进鹰狮-E战机驾驶舱并竖起大拇指那一刻,中国歼-10CE的命运似乎已定。尽管歼-10CE价格便宜且性能强大,但哥伦比亚最终选择了更昂贵的鹰狮-E。这背后涉及技术、价格以及国际政治因素。
表面上看,哥伦比亚对中方提出的“打包24架、价格照顾”表示欢迎,但实际上却转向了北欧。这一军购决定不仅关乎飞机性能,更牵涉南美政治和中美角力。歼-10C的失败更多是由于外交棋盘上的复杂局面,而非其自身性能不足。
哥伦比亚并非不明智。在两架性能优良的战斗机之间,它选择了更贵的鹰狮-E,放弃了更便宜且实战经验丰富的歼-10CE。这一决定看似荒唐,实则出于对美国的担忧。从冷战至今,哥伦比亚一直是美国在拉美的忠实盟友,经济依赖美元,军事依赖美国援助,情报依赖中情局。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美洲优先”政策再度浮现,哥伦比亚不敢轻易与中国合作。
佩特罗总统访华时对歼-10CE表现出浓厚兴趣,回国后却保持沉默。他明白,战斗机可以更换,但地缘政治格局无法改变。尽管鹰狮-E价格高昂,但它有美制发动机、北约兼容系统及低政治敏感度等优势。瑞典不是北约核心国,鹰狮-E也不是美国直销产品,这种“政治中立的西方货”成为哥伦比亚的理想选择。
鹰狮-E使用F-414发动机,与美制战机一脉相承,哥伦比亚维修队无需更换说明书。而中国的歼-10CE虽然配有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在印巴冲突中表现优异,但在体系兼容性和政治正确性方面不如鹰狮-E。一旦出现问题,哥伦比亚需要远赴中国解决,还需绕开美国的情报网,这增加了风险。
哥伦比亚的假想敌是委内瑞拉,后者拥有苏-30MKK和F-16,并得到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在这种地缘结构下,任何向中国靠近的军购都会被视为“背叛”。中方努力提供优惠和技术支持,但哥伦比亚难以承受由此带来的制裁、断供和军事合作冻结。
这反映了中国军售在全球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在中东、非洲、中亚等地,中国军火销售火热,但在拉美、东欧这些“美式后院”,门槛极高。鹰狮-E之所以能在这些地区受欢迎,是因为它带有“政治中立”的标签,既非美国嫡系也非东亚来客,更容易被接受。
中国军工长期靠性价比竞争,忽略了政治兼容性的重要性。军售不仅仅是卖武器,更是建立信任和体系的过程。未来,中国需要改变策略,逐步建立信任,从无人机、导弹等低政治敏感度装备切入,逐步扩大市场。哥伦比亚的选择或许不是最理性的,但却是最现实的。这场“买与不买”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广升网配资-配资查询-个人配资网-配资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