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随着第十兵团进军福建,经过数次激烈战斗,福建地区终于实现了完全解放。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地方与军队建设的快速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上级领导决定调派闽籍干部来主持地方工作。这一现象不仅限于福建,例如湖北省由李先念负责,山西省由程子华担任,广东省则是由叶帅掌控,而江西省则由陈正人负责。这些干部的调动对当地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福建省内,省内干部也同样担任重要职务。张鼎丞被任命为省委书记,叶飞则兼任省委副书记,而刘永生则被调任为第十兵团的副司令员。这些领导的任命为福建省的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谈到刘永生,他的经历与其他将领大相径庭。1926年,在“教书先生”张鼎丞的热情引导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并积极加入了农会。1928年,刘永生参与了永定的农民起义,成为闽西地区第一支红军营的军事交通员。在随后的战斗中,他担任了县赤卫队的大队长,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展开剩余63%尽管随后红军主力来到闽西地区发展革命根据地,刘永生并没有加入正式的红军部队,而是在地方政府中发挥作用,担任区委书记,负责为红军提供后勤支持。在1932年,他被调任为地方独立团的团长,以及福建军区警卫营的营长,而在1934年,红军主力部队撤出苏区后,很多干部留在闽西进行游击战,刘永生因受伤而休息,并利用此时开展游击战。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南方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其中闽西的部队变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刘永生被任命为连长。由于地方对干部的需求,刘永生被调往发展奇女子,负责保卫闽西革命根据地,出任县军事部部长。在抗战期间,他持续在闽西地区坚持作战,战斗胜利后,他被提升为闽西军分区的司令,为解放战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解放战争中,刘永生担任闽粤赣边解放军总队长,始终坚守在闽粤战线,期间,他的部队规模也逐渐扩大到一万人之众。1949年11月,他被调任为第十兵团副司令,成为副兵团职官,并同时被增补为福建省委委员。在福建军区成立后,叶飞担任司令,而刘永生出任副司令,不仅负责军队的运作,同时也承担了地方行政工作的重任。1951年,他被调往军事学院学习,但不久后又回到福建工作中。到了1954年,他再次被任命为福建军区的副司令,并在1955年被晋升为副军级的少将军衔。
1956年,福建军区从南京军区独立,升级为福州军区。在这一年,原福建军区的负责人得到集体提拔,叶飞被任命为司令兼政委,刘永生则成为军区副司令,跻身大军区的副职行列。1957年,上级批准将福州军区公安军机关改编为福建省军区,刘永生被任命兼任省军区司令,政委由卢胜担任。此时,他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大军区的层面转向省军区,负责民兵事务和海防建设。1958年,在兼任大军区副司令两年后,刘永生被解除大军区副司令职务,专职担任省军区司令,这在部队中是较为少见的现象,过去担任大军区副职的他,如今转为正军级职务。
1959年,刘永生被选为福建省副省长,负责民政和水电等事务,且不再担任省军区司令的职务。从军队转型进入地方政府后,他再也没有回归军队,一直在福建从事工作。1979年,他被任命为省人大副主任,继续为福建的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于:天津市广升网配资-配资查询-个人配资网-配资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