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曹宇悦 赵萌萌)深秋时节,金黄的银杏树吸引过往行人驻足欣赏,面对掉落的银杏果,不少人认为其营养丰富、还可入药,便将它们捡回家食用。10月11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不建议大家在路边自行捡拾银杏果食用,未经科学处理的银杏果可能会引发中毒。
银杏果迎丰收。图源新华网,龚祖金摄
银杏果含3类毒素和致敏成分“吃银杏果中毒不是偶然,新鲜银杏果里藏着明确的有毒成分。”阮光锋介绍了其中主要的三类危险物质,其相互协同会加重毒性:
一是银杏酸。这种物质具有明确的细胞毒性、免疫毒性和致敏性,会直接损伤身体细胞。新鲜银杏果中银杏酸含量可达200毫克/千克,由于银杏酸是水溶性的,即使是将银杏果泡水饮用也会将银杏酸吸收入体内,进而引起神经麻痹或者是阵发性痉挛等中毒症状。
二是氰化物。银杏果仁和胚芽中含有氢氰酸等氰化物,虽含量不高,但有剧毒,与其他毒素叠加后,会大幅提升中毒风险,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功能。
三是类似生物碱的毒物。这类物质会干扰身体正常代谢,加重毒性反应。
此外,银杏果的种皮和果肉含有致敏成分,若剥壳时汁液沾到手上,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轻则导致手发红、发痒,重则起水疱、刺痛。
阮光锋介绍,一旦中毒,患者常出现烦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陷入昏迷、抽搐,甚至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阮光锋特别提醒,不仅银杏果有毒,银杏叶、银杏皮中也含有大量银杏酸,同样不能随意食用。
安全吃果记住3个“千万别”“看到中毒案例,很多人会觉得银杏果完全不能碰,但其实正规处理后,它也能作为一种坚果适量食用。”阮光锋结合风险点,给出了3条具体的安全食用建议。
首先,千万别捡路边的银杏果吃。路边银杏树长期暴露在汽车尾气、烟尘中,可能吸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为防虫害,树木常被喷洒农药,果实上也可能残留农药,‘捡’和‘吃’造成的中毒风险都较高。”
其次,千万别生吃或未煮熟吃。餐厅里常见的盐焗银杏果、荷兰豆炒白果、白果百合汤等,之所以吃了没事,核心在于“充分加热”。银杏果中的有毒成分,多有“怕热”特性,高温加热能去除绝大部分毒素,大幅降低风险。建议食用前至少要加热10分钟以上,确保果实熟透,同时去掉果肉上绿色的部分,减少毒素残留。
最后,千万别过量吃。即使是熟银杏果,也不能多吃,成年人一次吃10~15颗即可,儿童、老人等消化和代谢能力较弱的人群,更要减少食用量,避免增加身体负担。
阮光锋强调:“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儿童的,老人可能因传统认知忽视风险,儿童代谢能力较弱,对毒素更敏感,务必做好安全提示。”
还要注意,即使做熟,银杏果也只是一种普通坚果,和核桃、松子、杏仁一样,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能为身体补充营养,但并没有“美容养颜”“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特殊功效。阮光锋强调,没必要为了追求所谓的“保健作用”大量食用银杏果,适量尝鲜即可。
广升网配资-配资查询-个人配资网-配资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